教育背景
2002年,兰州大学,物理学,理学学士学位
2010年,兰州大学,凝聚态物理,理学博士学位
工作履历
2002-2005年,兰州大学物理学院,助教
2007-2011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助理、博士后
2011-2013年,中船重工集团下属能源公司,研发部经理、副总工程师
2013-2018年,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
2018年11月--,威廉希尔WilliamHill官方网站料学院,教授
学术兼职
广东省可持续光伏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
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评审专家
全国科学院联盟材料化工分会联络员
全国半导体分立器件微纳分会会员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青年专委会委员
长三角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理事会副理事长
先进光伏材料制备技术与应用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
主讲课程
《固体理论/半导体物理》;《太阳电池物理与器件》;《碳中和与现代能源系统》;《大学材料基础与前沿:结构决定性质视角》
学术成果
【学术表现】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深圳市基础研究重点等纵向课题,以及10余项产学研开发任务。获2019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二等奖、2019中国光学学会中国光学科技奖(基础研究类)二等奖,入选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选鹏城孔雀(B)人才,荣获深圳市优秀教师荣誉,荣获光明科学城人才荣誉,荣获中山大学首届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共发表SCI论文17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0项,承办第34届国际光伏科学与工程大会(PVSEC-34,2023)。聚焦于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研究,在可持续光伏技术,高效异质结晶体硅太阳电池、钙钛矿电池及叠层太阳电池,新型透明钝化接触材料,低铟透明导电膜和无银电极技术,高性能电荷传输层薄膜,绿色零能制冷材料与技术、光伏电力驱动的绿氢耦合系统等方面取得初步进展。
【创新团队】
中山大学可持续光电技术研究团队成立于2018年11月,目前团队已有60位以上成员,包含1名教授(高平奇),6名副教授、助理教授(郁建灿、谢江生、党志亚、何坚、韩灿、林豪),多名博士后,以及40余名(含联培)硕、博士研究生。团队面向服务于国家碳中和战略和关键领域核心光电材料需求,以高性能可再生能源与可持续光电材料、器件、系统为研究目标,不断强化从关键材料制备到高性能光电器件与系统的设计验证等综合能力,力争在高效低成本太阳电池技术、基于光伏的绿氢能源转化、新型透明导电薄膜材料、新型半导体材料合成及其射线辐照性能等方面做出突破。
【主要论著】
- Q. Yin, T. Chen, J. Xie*, P. Gao* et al, Adv. Mater. 2024, accepted.
- T. Wu, H. Lin*, P. Gao*, W. Shen* et al, Nat. Commun. 2024, 15, 3843.
- A. Xie, J. He*, P. Gao* et al, Prog. Photovolt. Res. Appl. 2024, 1-11.
- Y. Li, P. Gao* et al, J. Mater. Chem. A 2024, 12, 4, 2121.
- Q. Su, P. Gao* et al, Prog. Photovolt. Res. Appl. 2024, 1-12.
- H. Lin, P. Gao* et al, Prog. Photovolt. Res. Appl. 2024, 32, 359.
- H. Lin, S. Yin*, P. Gao*, X. Xu* et al, Nat. Energy 2023, 8, 789.
- T. Chen, J. Xie*, P. Gao* et al, Nat. Commun. 2023, 814, 6125.
- T. Zhao, P. Gao*, X. Wang*, W. Hu* et al, Chem. Soc. Rev. 2023, 52, 1650.
- 高平奇、王子磊、林豪、蔡伦,《太阳电池物理与器件》,教材,ISBN978-7-306-07598-7,2022年9月,420千字,中山大学出版社。
- Y. Zhao, P. Gao*, H. Li* et al, J. Mater. Chem. A 2022, 10, 209664.
- Y. Li, H. Li*, P. Gao* et al, J. Mater. Chem. A 2022, 10, 20646.
- J. He*, P. Gao* et al, Adv. Funct. Mater. 2022, 32, 2205901.
- Z. Liu, P. Gao* et al, Adv. Sci. 2022, 9, 2202240.
- P. Li, W. Zhao*, P. Gao*, P. Yu*, G. Yang et al, Adv. Mater. 2021, 33, 2102541.
- J. Nie, J. Yu*, T. Yu*, P. Gao* et al, Opt. Express 2020, 28, 38592.
- Q. Ye, P. Gao*, X. Zhang*, J. You* et al, Small 2020, 16, 2005246.
- J. He, P. Gao* et al, Adv. Funct. Mater. 2020, 30, 2005554.
- H. Lin, P. Gao*, W. Shen* et al, Nano Energy 2020, 74, 104893.
- Y. Zhao, K. Chan*, P. Gao*, H. Li* et al, J. Catal. 2020, 382, 320.
- Q. Ye, P. Gao*, X. Wang*, J. You* et al, Adv. Mater. 2019, 31, 1905143.
- J. Wang, H. Lin, P. Gao* et al, Nano Energy 2019, 66, 104116.
- J. Yu, P. Gao*, J. Ye* et al, Nano Energy 2019, 62, 181.
- J. He*, H. Lin, P. Gao* et al, ACS Nano 2019, 13, 6353.
- Z. Yang, H. Lin, K.W.A. Chee*, P. Gao*, J. Ye*, Nano Energy 2019, 61, 221.
- F. Wu, H. Lin, P. Gao*, W. Shen*, et al, Nano Energy 2019, 58, 817.
- Z. Wang, S. Peng*, J. Ye*, P. Gao* et al, Nano Energy 2018, 54, 99.
- J. He, Y. Wan, P. Gao*, J. Tang, J. Ye*, Adv. Funct. Mater. 2018, 28, 1802892.
- H. Lin, P. Gao*, J. Ye*, W. Shen* et al, Nano Energy 2018, 50, 777.
- Z. Yang, P. Gao*, J. Ye* et al, Nano Energy 2018, 46, 133.
- H. Tong, Y. Zeng*, P. Gao*, J. Ye* et al, Adv. Energy Mater. 2018, 8, 1702921.
- J. Zhu, X. Yang*, P. Gao*, J. Ye* et al, Adv. Funct. Mater. 2018, 28, 1705425.
- J. He, P. Gao* et al, Nano Energy 2018, 43, 117.
- P. Gao* et al, Adv. Sci. 2018, 5, 1700547.
- X. Wang, T. Yu*, P. Gao*, J. Ye* et al, Small 2018, 14, 1704493.
- P. Liu, P. Gao*, J. Ye* et al, Solar RRL 2018, 2, 1700223.
- J. He, P. Gao*, J. Ye* et al, Solar RRL 2018, 1, 1700154.
- J. He, P. Gao*, J. Ye*, Y. Cui* et al, Adv. Mater. 2017, 29, 1606321.
- Z. Yang, P. Gao*, J. Ye* et al, ACS. Energy. Lett. 2017, 2, 556.
- J. He, P. Gao*, X. Li*, J. Ye* et al, Adv. Energy Mater. 2016, 6, 1501793.
- J. He, P. Gao*, J. Ye* et al, ACS Nano 2016, 10, 11525.
- P. Gao et al, Nano Lett. 2015, 15, 4591.
- J. He, P. Gao*, J. Ye*, Y. Cui* et al, ACS Nano 2015, 9, 6522.
【科研课题】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2026,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21-2025,主持)
3. 中山大学-泰州太阳能联合研发中心项目(2023-2025,主持)
4. 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 (2016-2021,主持)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20-2023,主持)
6. 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 (2019-2022,主持)
7. 深圳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 (2020-2022,主持)
8. 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 (2019-2022,主持)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17-2020,主持)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2015-2017,主持)
11. 壳牌石油公司前瞻研究项目 (2017-2020,主持)
12. 中山大学三大建设项目(2019-2021,主持)
13. 其它多项纵/横向课题。
【发明专利】
一种富硼层和硼硅玻璃层的快速无损椭偏测试方法
AlGaN基紫外LED器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Device and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一种基于超薄金属网格的透明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多晶硅薄膜的制备方法以及光电器件
太阳能电池氧化硅层的制备方法及太阳能电池
多通道电流体喷射扫描系统
硅基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隧穿硅氧氮层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衬底温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薄膜沉积设备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喷枪及等离子体设备
薄膜自组装制备方法及其装置
晶体硅体少子寿命的测试方法
复合硅基材料及其制法和应用
硅薄膜的制备方法
等离子体薄膜沉积装置及沉积方法
一种简单快速的硅表面钝化方法
具有带负电荷抗反射层的太阳电池及其制法
阵列结构绒面及其制法和应用
一种光电材料表面的纳米结构绒面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介质钝化膜和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黑硅钝化膜、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及p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的制备方法
【学术会议报告】
略
奖励与荣誉
2024年,光明科学城人才荣誉
2023年,深圳市优秀教师
2023年,中山大学首届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22年,鹏城孔雀计划(B)
2022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主持人
2021年,中山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2020年,中山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2019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
2019年,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2019年,中国光学学会光学科技奖二等奖
2019年,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2018年,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优秀共产党员
2017年,宁波市领军拔尖人才(第一层次)入选者
2016年,浙江省特聘专家
2013年,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